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(雪、雹)、液态(降水、灌水)、和气态(大气湿度、雾)三种形态,不同形态的水对植物的影响和作用不同,其中以降水的作用最大。 一、降水 是以液态形式的降水方式,也是我国最普遍的降水方式和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。强度小,频度大的液态降水最有利于土壤吸收储存和被植物充分利用,有益于植物的生长。而暴雨对植物的机械损伤很大,特别对幼苗的损伤最重。植物在开花结实期间,雨常淋掉花粉,打落果实。 二、雪 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降水的主要形式。降雪可以覆盖大地,可增加土壤的水分,保持土壤温度,防止土温过低,减轻土壤的冻结程度,有利于植物越冬,使幼苗、幼树免受冻害。但是,有时雪对树木的机械损伤很大,雪量较大的地区,可导致园林树木枝、干被压折断,造成相当大的危害。一般而言,常绿树受害重于落叶树,单层林重于复层林,根系较浅的树木受害也较重。 三、雨凇、雾凇 是空气中的水汽,雾气遇冷在树木枝干和固体物面上凝结的现象,尤其在冬季湿润地区较普遍。凝结的雾凇、雨凇融化后可以补充土壤水分;同时也可形成特殊的景观供人浏览和欣赏。它们对植物的危害与雪害相似。 四、冰雹 对植物有害无利,往往打伤或折断植物的叶片、新芽、嫩枝,击落花果,严重时造成毁灭性灾害。 五、雾及露水 虽然水分很少,但是也可缓解植物因干旱引起的萎蔫。一般言之,对草木的繁茂是有利的。 六、大气湿度 主要是影响植物的蒸腾,大气湿度的相对增加,可以缓解植物及地表蒸发,起到调解气温缓解干旱的作用。城市垂直绿化的实施,大气湿度是重要的保证条件。
湖南大象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, 联系电话:13807365823